远古时期在太行山东麓清水(今卫河)之滨,古黄河北岸,冀州南端约海拔70米的一片洼地上居落着一群原始部落,这个部落居住的地名就叫汲。说到汲地,还要从这群人的生活说起,那时人畜饮水都靠老天下雨或从山上流下的水度日,一遇干旱吃水便无法解决,因此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地下水,于是人们便挖坑,用罐子到坑底取水。随着生活实践坑逐渐被演变成井,人们用绳子系住容器从地下取水。在古代人们把地下水从低处提到高处的方式叫汲水。大约在夏朝时这种汲水的方式已在这里形成,所以人们把此地命名为汲,也就是现新乡市卫辉市孙杏村镇汲城村。人们称此地是我国远古时期人类发现和应用地下水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人类繁衍生息最早的地方
中国真实最恐怖鬼故事
之一。后来,汲人又发明了桔槔从井里汲水,用辘轳从井里汲水,到了汉代,汲城人杜诗曾发明风盘提水,直到民国时期1920年前后,汲城人王作栋经过长期研究后,在卫河上利用河水的冲力研制建成了自动斗式提水灌溉工程,此工程被称作“扳倒海”。汲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商朝末年汲城已发展成为冀州南端古黄河沿岸的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故命名为“汲邑”。我国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姜尚十八岁就居住“汲邑”,并垂钓于汲水(今卫河)潘溪。姜尚之子吕?、女儿邑姜都出生于汲邑。闻名于世的《姜太公家教》就是姜太公给汲城留下的宝贵财富,也给汲城留下了武术遗产,为以后汲城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在汲城建立了魏王朝,随后又迁至汴京(今开封市),并把家眷留守在汲城,魏襄王、魏安?王死后都安葬于汲城,举世闻名的《竹书纪年》就出土于汲城的魏襄王墓,后被称为中国早期文化四大发现之首的《汲冢书》。
到了汉代,随着郡县制的逐渐完善,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始设汲县,治所在汲城。高帝十一,封九卿之一,公上不害于汲称终侯(即汲绍侯)历经四世。顺帝永和元年(136年)崔瑗任县令七年间,筑城九里十三步。崔瑗作为姜太公的后裔,在详细研究姜太公家教的基础上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座右铭》。崔瑗还在杜宣等人的建议下,在汲城东门北侧修太公池一座,立碑一通, 后人称为崔瑗碑。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朝中某风水大师从南阳赶风水至汲,并下令在汲城修建镇国寺。三国时期魏王曹丕重修镇国寺时,令曹植撰
比红衣学姐还恐怖的鬼故事
写碑文,立白碑一通,后人称作“御碑”或“玉碑”。后经各朝代整修,镇国寺已成为豫北地区一颗灿烂的佛教明珠。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晋武帝置汲郡于汲县,郡、县治所均在汲城,仍属司州晋书《地理志》曰:“汲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所辖地汲、朝歌、共林虑、获嘉、修武。武帝咸宁二年(276年)这里发生了一件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事件,汲郡人不准盗发魏王墓,出土先秦竹简数十车,后整理出《汲冢书》,又称《竹书纪年》,为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文化四大发现之首。故有《汲冢鲁壁》之说。大隋朝建立后隋炀帝杨广为了发展水利运输把清水与沁河贯通,取名“御河”或“运河”,明朝改为“卫河”,使汲城的交通更加便利。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汲城的城墙,新中国建立初期,汲城城墙还保持完好,置有三个城门,城墙垛口密布,城头有炮台和掺望台,后在60、70、80年代逐渐遭受破坏,现村北还有一段七百多米长,三米多高的城桥遗址,村西南有一段高十米的城墙遗址。2011年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运行13人在申文的带领下进行了探测并进行卫星定位。新乡市文物科长贺惠陆对城墙进行了多次考证,据文史资料记载,城墙为后汉崔瑗所修。以后各朝代均有复修,直到大清同治元年,汲城及周边群众在汲城庄主王天乐的带领下,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复修,并在城墙上栽植荆棘,但根据多位专家考证,结论是商城或战国城墙,有待下一步考证。
几千年的历史兴衰,在汲城这个历史摇篮里,孕育出一大批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以姜太公、崔瑗、王宏、杜诗、杜宣、王天乐为代表的古代名人在推动人类进步促进社会变革,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以王露、王德韶、王振东、孙太、左成德、张清玉、马玉忠、张清峰、王泽营、杜银峰、王永根等一大批有志之士以及现三个行政村的领导干部为代表的现代名人为推动汲城各项
鬼故事大全150恐怖
事业的发展、土地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乡镇经济繁荣、民办企业兴盛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村西邻太行山东麓,潞王坟遗址,为新乡市郊近邻,卫河环村绕流,107国道穿境而过,北邻京广铁路,太公泉、比干庙,南北相望,南邻济东高速、新濮公路,东临石武高铁、郑吴公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南省第一批52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全村区域面积万余亩,三个行政管理村共2000户,8000口人。
近年来,我村不断开拓进取是新乡四区八县远近闻名的民办企业集聚村,以养殖、饲料加工、饲料机械、养殖设备为龙头的民营企业星罗棋布,在企业发展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的同时,我村还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的开展。在“汲城历史文化保护会”的推动下,在三个行政村领导的支持下,我村以武术、狮子、军鼓、秧歌、戏曲、健身操、太极拳等健身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也引导佛教、道教健康发展,汲城人正以昂扬的斗志,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道上向小康迈进。
卫辉市汲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会
撰文:王德学
公元二零壹六年三月
恐怖灵异长篇鬼故事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