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分子”的发现【科学故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尽管人们对睡眠问题异常关切,然而遗憾的是,人类对自身的这种无意识状态却知之甚少,对于究竟是什么东西促使我们进入梦乡的,则知之更少。

  以往科学家对睡眠的了解不外乎通过观察脑电波的形状,或者通过测量身体机能的变化;现在,他们把注意力转向了“睡眠分子”的研究,他们认为,正是这些小玩意儿所起的作用使人进入了无识状态。

  法国科学家米歇尔?焦弗几年前就提出,睡眠是一种称为‘5?羟色胺”的物质进入大脑才形成的。这一观点现已得到了证实。哈佛医科学校的曼弗菜德?卡诺夫斯基和他的同事从人尿中分离出了一种叫做“胞壁酰肽”的物质,它能使人进入慢波睡眠状态。他发现,当这种物质遇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时,它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用以帮助人体抵抗感染,而这些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正是催人入眠的“睡眠分子”。他认为,可能正是“5?羟色胺”和“胞壁酰酞”的共同合作,通过唤醒免疫系统而使人进入梦乡的。由于这些“睡眠分子”兼管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当人体受感染时,往往想睡觉。“睡眠分子”的发现,对认识人类的睡眠是一大突破。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