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宜保》读后感1500字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人生宜保》读后感1500字:书是本非常好的书,推荐大家读读,你可能暂时不理解保险,但请记得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使用保险可以更好分散生活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所面对的风险。

为何推荐这本书?

在主体内容上,作者站在用户(潜在投保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规避风险的一套框架,对于搭建保险销售的第三方平台为用户提供价值,有借鉴意义,不同的用户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作者从类别繁杂的保险产品也做了不同的的匹配和推荐框架,值得仔细思考。作者提出的框架包含了伤、老、病、死、残及投资风险等日常会经常遇到的风险场景,框架较为细化,对于潜在的投保人有实操性。对于希望可以精准的匹配用户需求和市面上繁杂的保险产品,本书实操中可借鉴性也同时较强。

我们为什么要做保险业务?

从这本书的序言开始,即开始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当然赚钱、发展业务、创造股东价值是一个方面,但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先生为这本书做作的序言《保险,是最高境界的善》中提到保险的销售是分几种境界,则境界更高。第一种最浅显的境界是“为我所用型”,即卖保险不从人的角度考虑,只计算回报;第二种境界是“为亲所用型”,即买卖保险是一种亲友之间的责任与担当的体现;第三种境界是“为人所用型”,即买卖保险是一种“捐助”,买卖保险是为积德行善,所缴纳保费一定在某一时间点会为他人所用,若无灾无理赔,是福报的体现。做出好的产品,让更多的人收益,也是为慈善贡献的一份力。保险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善。互联网保险业务若可以在心存一种更高境界的状态下开展,业务上的福报相信也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有所体现。

本书中可以更加深入挖掘的地方:

作者提出的风险分析框架比较全面,比较细化,但却暂时不够完美,对于用户,用经济学中的概念来讲,即难以定义一个Utility function是这本书中的风险分析框架最为欠缺的:

1.书中的框架以qualitative的argument为主,定性的风险分析有助于消费者理解,但对于潜在的投保人来讲,依旧不够好,人的天性中包含惰性,消费者依旧需要自己计算不同类别的保额自己到底需要多少保额才是合适的,没有定量的UtilityFunction,需要消费者自行计算是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

2.作者的风险分析框架仅针对于“安享此生”,而非解决求而不得的“尽享此生”的风险。基本的风险保障分析框架有了,那更高层次的追求呢?同样的,什么应该被放进utilityfunction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所管理的风险也是无法短短的一本书完全覆盖。

3.不同人,不同时段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并非静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更改自己的风险保障计划,也尚未在书中有所涉及,跨时段的Intertemporal Utility Function尚未被涉及,尚未被明确定义。跨越时间段所带来的风险偏好改变,也确实比较难以被明确定义下来。

Defining Utility function forprospective customers is by all means not a minor task。遇到的困难,也是机遇,若我们可以洞悉消费者自己都难以dy456.c

  喜欢你的人会不厌其烦的听你瞎BB,烦你BB的都是不喜欢你的。

om知晓的Utilityfunction,结束在现阶段全部由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替投保人定义的utility function的时代,应是人身险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块非常大的机遇。

第三方保险销售平台作为渠道最核心的价值?

作者提出了分析框架,待完善的地方也较为明显,那么到底第三方保险平台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答案其实已经较为清晰了。作者提出的风险分析框架很好,但依然要求潜在的投保人自己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用户理解来讲依旧对其要求过高。因此我来冒昧的尝试定义一下:第三方平台的价值在于解析用户需求(包括用户可能自己未必知道的自身需求),为用户定义难以自己定义的utility function ,以及最后挑选并推荐maximize用户utility function的保险产品(若议价能力足够强,可倒逼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产品定制)。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